清华同衡生态城市研究所

DEPT. OF SUSTAINABLE CITY PANNLING

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
  • 所概况

    • 所简介
    • 获奖信息
    • 核心业务
  • 项目展示

  • 联系我们

more

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

  • 同衡学术·日新讲坛 | 王飞飞:低空经济——驱...
  • 城市更新·专家解读 | 尹稚在《中国经济周刊》...
  • 第一财经日报丨赵燕菁 徐刚:地产存量时代,建筑...
  •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临汾市尧都区西山片区矿山生态修...
  • 城市更新·专家解读 | 袁昕:“新”城市更新将...
  • 同衡学术·日新讲坛 | 王飞飞:低空经济——驱...
  • 城市更新·专家解读 | 尹稚在《中国经济周刊》...
  • 第一财经日报丨赵燕菁 徐刚:地产存量时代,建筑...
  •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临汾市尧都区西山片区矿山生态修...
  • 城市更新·专家解读 | 袁昕:“新”城市更新将...
more
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
  •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...

  • 喜报|我院顾问张杰教授团队负责项目“...

  • 低空交流∣清华同衡总体分院与合作伙伴...

  • 清华同衡荣获2025美国UN Design ...

1234
  • 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——责师五周年系列...
  •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规划科研与教学创新——西安建筑...
  • 清华同衡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共话城市建设新实践...
  • 清华同衡参加“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...
  • 同衡快讯 |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学...
  • 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——责师五周年系列...
  •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规划科研与教学创新——西安建筑...
  • 清华同衡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共话城市建设新实践...
  • 清华同衡参加“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...
  • 同衡快讯 |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学...
推荐项目Project
  • 城市新区智慧生态建设管理平台关键技术...

    创新亮点:为我国城市生态新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创新之称和创新途径,通过结合智慧工具的合理化机制流程设计,...

  • 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估暨...

  • 昌平区低碳生态体系规划实施机制研究

    项目的创新点:六项机制设计要点:深入创新机制、完善顶层设计、实现专业支撑、量化关键目标、设计落实流程...

  • 兰州市生态修复、城市修补专项规划

    项目的创新点:针对兰州市特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,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山体修复规律和途径,提出以“尊重...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/ 项目案例 / 正文
圆明园九洲清晏区桥梁遗迹保护设计
2013年02月19日    清华同衡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

所属分类:

项目地点:北京市

设计单位: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

项目负责人: 郭黛姮

参与人员: 郭黛姮 贺艳 殷丽娜 肖金亮

图片展示
项目简介

九洲清晏景区桥梁遗迹保护设计,是一项基于长期科研成果的科学保护实践。设计工作体现了深入的历史研究、国际文物保护标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,是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中的有益探索。

项目背景:

九洲清晏景区是圆明园内建成最早的景区之一,也是全园园林艺术精华所在,当年为皇帝寝宫和主要游览区,九岛环列水道纵横。2003年考古挖掘出多处建筑遗址和较为完整的山石驳岸。特别令人惊喜的是,出土桥梁遗址形式多样,留存构件造型新奇,反映出圆明园昔日的独特和精美。这对于主体建筑已被毁灭的圆明园来说,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。

保护修缮对象为出土桥梁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6座:九洲清晏如意桥、九洲清晏南大桥、九洲清晏棕亭桥、长春仙馆鸣玉溪桥、慈云普护一孔桥、坦坦荡荡碧澜桥。

技术特色:

以对圆明园长期而系统的科研为基础,将深入的历史研究、国际文物保护标准、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,建立了科学保护的完整工作流程。

工作步骤分为遗址详细勘测与调查、桥形复原研究和保护修缮设计三部分。其中遗址详勘是保护与复原工作的基础,桥形复原则是保护修缮的先决条件。

保护设计首先以对遗存构件的详细勘查和测量为基础,对残存的遗址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科学辨认,建立完备的文物档案;针对碧澜桥的拱券、栏板等复杂的曲面雕刻构件,则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完成各构件的矢量点云数据采集,然后通过编号、旋转整理后,形成各构件的三维模型。

结合圆明园四十景图、样式雷图档、圆明园内工则例等文献史料,将零散分布在历史图文档案、遗存构件之中的历史信息相互比照,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计算机虚拟归安技术,复原出这些桥梁的历史面目。

然后依据复原研究成果、展示利用要求,参照国际上石质文物的保护经验,对残损构件进行检测与保护;并根据桥梁自身的使用功能,进行构件补配与结构安全性设计,制定了采用先进科技手段的修缮加固方案,并进行可识别性标识。

关于我们 | 组织结构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-25层 邮编:100085 电话:010-82819000 备案序号:京ICP备 05030709号-1

顶部

微博

微信